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24小时上门服务接单app,包小妹私人电话号码,附近品茶联系方式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9期

特稿
加快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的意义与路径
徐拥军 卢思佳
2024, (9): 6-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01
169 20
摘要:
【目的】 深入分析加快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从而促进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构建,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在梳理国内外预印本平台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加快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窘崧邸?加快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促进知识传播与创新,支持青年学者快速成长的现实需求。建议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健全预印本平台的制度规范,?;ぴび”局魅ㄓ肟蒲Х⑾钟畔热?,将预印本纳入主流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促进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协同发展,加强预印本平台组织和经费保障。
专题
大语言模型技术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转型的启示
王 妍 卜晨阳
2024, (9): 11-1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02
162 21
摘要: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将带来网络与新媒体领域的技术革命。为此,高校需要重新思考和设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路径,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媒体行业变革的高素质人才?!痉椒ā炕诖笥镅阅P陀肴斯ぶ悄芰煊蛄硗?3 个典型技术范式(专家系统、特征工程和深度学习)的比较性分析,介绍大语言模型技术能够在海量未标注数据上进行自监督学习,是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结构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捕捉自然语言中的内在规律和模式,能够对输入文本进行深度理解并应对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窘峁拷笥镅阅P图际跤τ糜谕缬胄旅教遄ㄒ档墓ぷ髂谌葜锌梢蕴嵘赡谌莸母咝院痛丛煨浴S氪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强调对内容创意、 用户需求的敏锐把握以及对于内容伦理维度的高敏感性,使得本专业在与大语言模型提示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改革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在内容创作、传播和营销等方面表现出更为独特的竞争优势的专业人才?!窘崧邸恳蚨⒆阌谕缬胄旅教遄ㄒ档呐嘌勘暧牒诵乃匮?,未来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思路应当着重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案例式渗透、编程学习的循序性引导以及基于提示工程运用的媒介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的“大思政”体系建设 ——智能视听系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虞国芳
2024, (9): 17-2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03
108 4
摘要:
【目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肩负培养新时代新闻舆论后备人才的重任。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引导和影响未来新闻工作者走好人生之路。【方法】文章以智能视听系的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梳理新文科背景下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的“大思政”体系建设思路?!窘峁垦芯糠⑾?,智能视听系通过发掘优质资源、立足专业优势、营造沉浸场景、拟真实务操作、延伸思政空间、创新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达到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结论】新媒体时代,让专业教学更具时代性、科学性和现实指导性,才能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一流新闻人才。
论新文科视域下工业文化传播产学育人的新模式探索
王剑飞 汪婷婷
2024, (9): 22-2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04
124 3
摘要:
【目的】当前,伴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新闻传播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此相应的是,新文科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也亟须进行转型与改革,尤其是近年来规??焖僮炒蟮耐缬胄旅教遄ㄒ?。当前,网络与新媒体面临的新问题与新现象不断涌现,这一专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痉椒ā棵娑宰ㄒ敌绿粽剑环矫嬉视焖俚募际?,另一方面则要各高校挖掘自身特色并进行有效探索,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并面向未来培养高水平人才。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探讨了在新文科建设视域下,该校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依托自身特色打造的新方向——工业文化传播?!窘峁恳劳醒W陨淼墓ひ滴幕自?,围绕国家的智能制造、工业战略布局,在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上进行特色化建设和探索,从特色模式、课程思政、中心课程、实验实训等方面进行多维建构?!窘崧邸客ü芙嵬缬胄旅教遄ㄒ档暮瞎ご蠊ひ滴幕ゲв说男履J剑馕銎湓谛履J礁母镏械挠τ?、探索、实践与收获,以期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未来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体育新媒体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庞明慧 姜露茜 刘亚平
2024, (9): 27-3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05
206 1
摘要:
【目的】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移动通信等高新科技已广泛运用于传播领域,成为推动体育新闻传播变革的核心力量,为应对新时代媒体技术的可供性、体育传媒的新变革以及媒体体育的新需求给体育新媒体人才培养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体育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仍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痉椒ā勘疚牟捎酶霭阜治龇ń醒芯??!窘峁恐赋鑫玫赜Χ愿春闲腿瞬诺呐嘌枨螅逵旅教迦瞬排嘌剿骱团菇ā叭恕钡男葱履J?,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窘崧邸恳远嘣?、多样化的教育发展方式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拓宽教育领域的边界,培养更多的复合型的体育专业人才,为体育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传媒理论
高质量发展政策引导下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养
王霞 李洁 蒋伟
2024, (9): 32-34,5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06
200 7
摘要:
高质量发展是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如今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高频词汇。期刊作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其高质量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期刊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一流的期刊编辑作为支撑?!灸康摹课耸迪忠涣髌诳嗉淖晕页沙ぃ俳诳母咧柿糠⒄?,【方法】首先介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给出了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然后以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总述一流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窘峁?/ 结论】科技期刊编辑应该从家国情怀、科学素养、专业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新媒体时代舆情事件传播路径研究
王潇 王震宇
2024, (9): 35-3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07
877 24
摘要:
【目的】为探究新媒体时代舆情事件的传播特性及其影响?!痉椒ā勘疚南低车仄饰隽擞咔槭录谛旅教寤肪诚碌拇ヂ肪逗吞氐?,分析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路径。【结果】研究发现,舆情事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方式多样,且舆论引导力强。目前存在信息真伪难辨、舆论场失控等主要问题?!窘崧邸勘疚奶岢鼋⒔∪咔榧嗖庠ぞ啤⒓忧坑咔橐寄芰Φ扔呕肪?,为更有效地管理和指导新媒体下的舆情事件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科技期刊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曹兵 李洁 唐帅 蒋伟
2024, (9): 39-4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08
283 8
摘要:
【目的】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科技期刊作为科研创新与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意在分析科技期刊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科技期刊的持续进步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方法】首先阐述了科技期刊在科研领域的核心地位,并深入分析了其对新质生产力的贡献,具体包括推动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促进科研人员学术声望的提升、激发创新思维及跨学科合作的潜力。进一步探讨了通过提升期刊内容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构建高效的科技期刊出版服务平台,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的关键性作用?!窘峁空攵缘鼻拔夜萍计诳媪俚奶粽接敕⒄瓜肿矗岢隽宋蠢纯萍计诳⒄沟牟呗院头较?。【结论】科技期刊要勇敢面对挑战,积极抓住机遇,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广电媒体数据资产化及市场化路径的思考
韩涛 周贵涛 杜嘉源
2024, (9): 43-4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09
203 10
摘要: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标是深入探讨广电行业数据资产化的现状,分析数据资产在市场化进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痉椒ā客ü岷险呶募?、行业报告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广电媒体行业在数据资产化及市场化方面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窘峁烤」芄愕缧幸翟谑葑什矫嬉丫〉昧艘恍┙梗匀淮嬖谛矶嗵粽?。与此同时,市场对数据的需求表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就需要行业能够及时地调整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窘崧邸抗愕缑教遑叫肭炕际醺镄潞腿瞬诺呐嘤佣岣咂涫葑什氖凳┠芰椭柿?。
基于大数据智能推送平台的新闻编辑智能化与协同化发展研究
张建新
2024, (9): 47-5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0
176 3
摘要:
【目的】围绕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智能新闻推送平台,探讨新闻编辑过程中的智能化与协同化发展?!痉椒ā咳嫦钢碌胤治鲂挛疟嗉叨戎悄芑胗行母丛有枨?,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送服务,同时利用智能化的内容推荐技术,协调编辑与实时优化等措施来全方位解决新闻编辑过程中的多种需求,并深入地探讨细节和技术要点?!窘峁看笫菁际醯闹悄芡扑推教ㄔ谛挛疟嗉鞒讨刑逑殖鱿灾攀朴胂拭鞔葱?,由此进一步揭示了智能化与协同化这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基于大数据智能推送平台的新闻编辑智能化与协同化发展可以为新闻编辑团队以及涉足此领域的相关行业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导与灵感。【结论】通过围绕大数据智能推送平台各个技术要点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探索未来新型新闻编辑可能的发展趋势提供前瞻性指导和实用建议。
数字时代期刊社数字素养提升的现状与思考
强音
2024, (9): 51-5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1
113 4
摘要:
【目的】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期刊也需要新的意识、新的世界观和新的方式来编撰、出版,期刊社及期刊从业人员提升数字素养、激活办刊新动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期刊社在提升数字素养的道路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痉椒ā客ü急嫘苑治鱿肿从胩岢雎肪渡柘氲难芯糠椒ǎ岢鍪质贝诳缣嵘炙匮闹匾壑?、实际现状和路径设想:提升数字化素养站位,从大局及长远出发加大对 OA 系统的开发,用数字化思维做好期刊的宣传及推广,期刊编辑自身加强数字化意识?!窘峁?/ 结论】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初步构建,让劳动者的数字工作能力加快提升。通过践行上述几种设想与思考,将有利于提升期刊社数字素养、提升期刊编辑工作效率,最终提高整个期刊机构的工作效能。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网络舆情治理的理论内涵与优化策略
郑雪峰 董雪璠
2024, (9): 56-6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2
490 12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网络舆情治理的理论内涵,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网络舆情治理现代化?!痉椒ā坎捎梦南追治龊屠砺鄯治龇椒?,分析了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和挑战,并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探讨了其对网络舆情治理的启示和影响?!窘峁垦芯糠⑾郑鼻巴缬咔橹卫泶嬖诩父龉丶侍猓浩厥潞笥Χ?,缺乏前瞻性预防措施;处理方式呈现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忽视舆情数据质量;难以在民众诉求与治理效率间取得平衡?!窘崧邸啃轮噬Χ酝缬咔橹卫砭哂猩钤兜挠跋欤笳哟车姆从κ焦芾碜湮又鞫?、预防性、多元性和平衡性的治理模式,需要依托舆情数据要素,通过顶层设计改革、技术创新、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身份与舆情信用体系、提升治理人才数字管理能力和公众数据素养等方面,实现网络舆情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民生”类型新闻的创新发展研究
任松林
2024, (9): 61-6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3
227 5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发展挑战以及创新发展路径?!痉椒ā客ü怨悴サ缡印懊裆崩嘈托挛诺难卣?,及其在新媒体背景下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促进广播电视“民生”类型新闻创新发展的路径?!窘峁垦芯勘砻?,广播电视“民生”新闻具有生活化的内容形式、多样化的文化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采编视角的单一性、媒体融合的缓慢进程以及内容严重同质化的主要挑战。【结论】为破解广播电视“民生”类型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难题,广播电视“民生”类型新闻栏目应拓宽新闻选题、推进媒体融合及优化内容建设,有效提升民生新闻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助力传统媒体适应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满足公众对高质量民生新闻内容的需求。
物联网时代广播媒体的挑战与机遇
陆之涵
2024, (9): 65-6810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4
75 3
摘要:
【目的】 探讨物联网技术发展给媒体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广播媒体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痉椒ā勘疚牟捎冒咐治龇ǎ岷喜糠止悴ッ教搴屯缡犹教宓娜诤鲜导辛搜芯?,对广播媒体如何抢占物联网产业发展先机进行了探讨?!窘峁课锪悴ッ教逄峁┝吮涓镉胫厣幕?。通过重建用户连接,打造信息与场景入口,提供优质内容与服务,同时扩展智慧应用场景,打造智能传播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媒体传播的智能革命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结论】借助物联网的技术理念和数据优势,从渠道、内容、场景等多个方面与物联网深度融合,有助于打破传统媒介的壁垒,带给广播媒体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有效应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处理好用户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平衡,让广播媒体和音频产业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关于游戏化运营产品对用户黏性影响的探究
何俊 纪亭
2024, (9): 69-7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5
212 3
摘要:
【目的】探究用户黏性行为的形成,论证归纳影响黏性的游戏化元素,并提出游戏类产品的设计策略。【方法】通过理论证明和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用户黏性规律?!窘峁恐っ饔没юば孕形那疤岷陀没枨笥泄?,并受游戏化元素影响?!窘崧邸吭谝贫死嘤蜗凡返纳杓浦凶裱ば怨媛?,使用游戏化元素创造更好的互动体验,提升用户参与度,让用户和平台达成更紧密的联系,增强用户对平台的黏性。
媒体融合
论科技期刊如何助力地方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许建飞
2024, (9): 75-7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6
82 2
摘要:
【目的】科技期刊承担着服务地方产业、推动地方产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责任。【方法】本文以地方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科技期刊传播科学技术、信息传播,服务读者需求、培育人才自身的定位和其助力地方发展的优势,以及目前期刊自身和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窘峁烤荽颂岢隹萍计诳Φ胤讲凳迪帧八寄勘辍钡牟呗院屯揪??!窘崧邸炕袢∠喙夭棵胖С?,改革科研成果评价制度;依托地方产业,创建对口特色专栏,突出办刊思路;组织优质稿源,解决围绕产业发展中面临瓶颈的共性技术问题;协同合作,通过合作培育高水平编辑人员和地方科技工作者。
媒体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吴鹏
2024, (9): 79-8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7
72 7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现有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以帮助线下服务领域顺利开展,并与线上服务形成整体联动?!痉椒ā垦∪『D瞎愕缛诿教逯行钠教ㄗ魑芯慷韵?,分析服务场景与现有服务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并基于研究结果,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框架,通过各类活动验证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通过各类活动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显著提高用户体验和黏性?!窘崧邸勘疚奶岢龅娜诤戏裉逑瞪杓品桨甘迪至讼呱舷呦碌奈薹於越?,既丰富了线下活动的形式,又增强了线上平台的功能性。
融媒体时代科普模式创新研究
侯健
2024, (9): 84-8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8
325 8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融媒体时代科普模式的创新策略?!痉椒ā客üデ劳乜?、公众需求增加和科普形式多元化三个方面分析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科普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窘峁咳鲜兜降鼻翱破沾スぷ鞔嬖诘牟蛔?,明确了未来科普模式创新的工作方向?!窘崧邸客ü匀诿教迨贝破展ぷ鞔嬖诘奈侍庖约肮ぷ髟虻奶教?,制定出融媒体时代科普模式的创新策略。
城市数字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研究——以头条号“遇见福州”为例
张芬芳 崔菁 钟似玉
2024, (9): 88-9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19
135 1
摘要:
【目的】本文对福州城市数字形象塑造与传播现状、原有城市形象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为数字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提供建议。【方法】以头条号“遇见福州”2023 年 4—10 月间发布的 899 条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BEST 理论与全球城市形象数字传播指标体系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内容关键字词提取,找出城市发展与城市形象间的关系?!窘峁垦有嗽谐鞘行蜗笤兀嬖凇笆帜谌荨苯先笔В疤馍柚貌磺逦?、传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结论】结合城市文化基因与“数字新基因”进行内容重构;结合旅游节点、地域分布、内外受众因素布局内容;根据旅游接触点创意性地制定传播渠道;借助实用、优惠、挑战等刺激点提升传播参与。
AI+ 编辑:人机合作模式探讨
皮卫东
2024, (9): 92-9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0
196 12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化时代 AI 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探讨如何运用 AI 工具帮助编辑确保出版物质量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对出版业现状的深入研究,识别出版编辑在智能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和痛点?;谙肿捶治龊?AI 应用分析,探讨人机合作在出版编辑中的实现方式,并提出编辑需要提升的自身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窘峁拷沂玖?AI 技术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营销推广等阶段的应用成效,如提高效率、优化内容质量等。同时也对 AI 技术在出版编辑中的应用进行批判性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和潜在问题?!窘崧邸吭谡飧霰涓锏氖贝尘跋拢霭姹嗉枰视际醣涓?,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人机合作将成为未来出版编辑工作的重要趋势。通过充分发挥 AI 技术的优势并克服其局限性,结合人类编辑的判断和审美,共同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智能编辑技术融合下的学术期刊出版革新
杨威 李祥飞
2024, (9): 96-9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1
161 6
摘要:
【目的】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编辑技术逐渐渗透到学术期刊出版领域,引发了一系列深刻变革。本文旨在探讨智能编辑技术在学术期刊出版中的应用及影响?!痉椒ā客ü治鲋悄鼙嗉际跤氪潮嗉导娜诤?,揭示了技术与传承之间的平衡关系。展望智能编辑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强调合作与共享的重要性?!窘峁垦芯抗刈⒅悄鼙嗉肴斯け嗉幕ゲ剐裕岢隽艘恢中ぷ髂P?,优化编辑流程?!窘崧邸扛醚芯课醭霭嫔纭⒈嗉嗽奔跋喙亟逃固峁┝瞬呗院徒ㄒ?,帮助他们在智能编辑技术时代保持竞争力和有效性。
媒体融合视域下的新闻策划与报道思考
张铭
2024, (9): 100-10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2
376 6
摘要:
【目的】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新闻策划与报道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痉椒ā勘疚囊怨艺咄贫教迦诤衔尘埃教至嗣教迦诤鲜佑蛳滦挛殴ぷ鞯谋浠?,分析了当前新闻策划与报道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举措?!窘峁垦芯糠⑾?,媒体融合促使新闻工作从形式相加向形态裂变转变,从刚性拓展向灵活求变过渡,并从中央方案向区域实践延伸。然而,当前新闻选题重点不突出、内容策划单一、采编方式陈旧以及报道形式固化等问题仍普遍存在?!窘崧邸课Χ哉庑┨粽剑收咛岢隽死么笫菅罢矣胖手魈饽谌?、内容策划贴近民众生活、故事化编辑策划新闻内容以及培养新闻人的网络思维和策划能力等创新举措。同时,在新闻报道方面,建议采取拓宽传播渠道、搭建传播矩阵、制造爆款新闻短视频等策略以提升传播效果,旨在为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数字出版
人工智能在出版设计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尹小锴 李小丽
2024, (9): 104-10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3
113 3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出版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痉椒ā垦芯糠椒òǘ匀斯ぶ悄茉诔霭嫔杓浦械挠τ们熬敖猩钊敕治?,以及探讨相关的质量控制、版权争议、隐私保护、技术局限和道德伦理边界等问题?!窘峁?/ 结论】人工智能在出版设计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应用于自动排版、个性化封面设计以及根据内容需求自动选择或生成图像和插图等方面。
数媒时代高校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基于与学科建设融合发展的视角
张安平 宁小花
2024, (9): 109-11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4
130 3
摘要:
【目的】高校学术期刊在学术传播、学术交流和学术引领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高校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针对高校学术期刊对学科建设支撑不足、对科研力量利用不足的情况,通过案例探究高校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融合发展路径?!窘峁?/ 结论】高校学术期刊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与特色进行定位,利用学科建设资源扩大影响,利用学科人才优势把控质量,以此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能力,与学科建设共向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编辑知识生产角色的再塑造
段庸非
2024, (9): 113-11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5
76 3
摘要:
【目的】本文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图书编辑知识生产角色再塑造过程中的技术需求、时代意义展开研究?!痉椒ā看油际楸嗉渡巧谌斯ぶ悄苁贝男陆舛脸龇?,分析图书编辑知识生产角色再塑造进程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时代需求,并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为图书编辑知识生产角色再塑造提供的发展方向。【结果】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图书编辑提供了更高效、智能化的工具与平台,为图书编辑内容创作与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图书编辑是信息传播者和知识管理者。当前,图书编辑知识生产角色再塑造进程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相关人员要重视向人工智能技术的侧重?!窘崧邸恐匦滤茉焱际楸嗉闹渡巧?,不仅有助于提升作品质量和阅读体验,还能推动出版业朝着智能化、个性化和数字化方向迈进,为文学创作和阅读带来更大的活力和动能。
生成式 AI 赋能出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罗晓航
2024, (9): 117-12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6
514 12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生成式 AI 技术对出版业的革新作用,分析其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以及在出版环节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出版业数转智改提供策略方向。【方法】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梳理生成式 AI 关键技术,探讨生成式 AI 在出版业的关键应用领域,以及为出版业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窘峁可墒?AI 能显著提升出版业的效率、质量和创新性,推动出版业数智跃升。【结论】生成式 AI 为出版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其在内容创作、智能编辑与营销决策中的应用前景广泛。但需关注版权、隐私和伦理问题,持续探索“AI+ 出版”新生态,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以卓越行动计划期刊为例
郭兰 夏丽莉 王攀智 董燕萍
2024, (9): 121-12413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7
202 5
摘要:
【目的】期刊评价是期刊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比不同期刊评价指标的差异,试图寻找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期刊评价办法。【方法】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领军期刊(22 本)和重点期刊(29 本)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这 51 本期刊 2023 年 JCR 影响因子(JIF)、SCImago 期刊和国家排名(SJR)、标准化影响系数(SNIP)、特征因子(ES)、引用分(CiteScore)以及国内自主研发指标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数据,横向比较不同评价指标的关联性强度?!窘峁縅IF 与其他评价指标(SJR、SNIP、ES、CiteScore、WJC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范围 0.696 ~ 0.975。JIF 指标过于简化和单一,ES、SNIP、WJCI 这三个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JIF 的局限性,实现期刊跨学科比较,发掘期刊网络影响力效应,并及时发现人为操纵影响因子的不端行为?!窘崧邸科诳兰厶逑档ヒ坏木置尕叫敫谋洌獠⒉灰馕蹲庞Ω棉鹌跋煲蜃?。在传统 JIF 基础上,应结合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期刊,构建更全面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全媒体时代下的图书策划编辑:挑战与应对
亢莹莹
2024, (9): 125-12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8
106 2
摘要:
【目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图书策划编辑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全媒体时代下图书策划编辑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本文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下图书策划编辑的主要挑战,总结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策略,并将策略运用在图书策划工作中?!窘峁吭谌教迨贝际椴呋嗉媪僮胖疃嗵粽?,包括传统出版模式的转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内容的多样化需求等。通过采用创新的策略和方法,如整合多媒体资源、拓展读者群体、提升图书可见度和知名度等,图书策划编辑可以应对这些挑战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窘崧邸咳教迨贝碌耐际椴呋嗉枰欢涎昂褪视π碌募际鹾颓魇?,积极拓展合作伙伴关系,创新营销策略,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图书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图书策划编辑可以在全媒体时代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就。
传媒技术
浅谈采编平台如何赋能新疆及中亚地区的采编业务
韩笑 钟盈炯 吕微 王琪
2024, (9): 129-13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29
55 1
摘要:
【目的】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建设新疆及中亚地区采编平台、中亚雷达,进一步提升分社采编人员对中亚地区新闻线索的搜索效率,高效完成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全面促进中亚地区涉疆新闻和智库课题的策划、调研、采集和编写能力。【方法】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和优化,旨在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汇聚、共享和高效利用,通过采编平台为内容工作者提供“策、采、编、发、审、存”全流程赋能,为地区采编业务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窘峁客ü斗稚绮杀嗥教ǎ戏稚缫滴裥畔⒒鞒?,AI 矩阵提供多项智能工具与服务,为分社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数据中台和内容生产平台。【结论】在新闻采编流程优化、信息多元化传播和分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向高科技水平的现代化分社发展迈进稳固了步伐。
我国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观察及对媒体行业影响分析
程鹏 王猛 刘旻昊 魏海涛 李骞
2024, (9): 133-13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30
109 3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计算技术发展研究和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观察,探索我国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并分析传媒行业的应对方式?!痉椒ā勘疚耐ü谐〉餮?、资料查阅和实际应用,对当前智能计算技术发展、算力资源需求变化及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媒体在现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解析?!窘峁客ü导使鄄旌头治觯沂疚夜滦退懔∩枋┓⒄沟那魇?,根据媒体行业实际情况提出建议。【结论】媒体可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选择算力资源和规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满足业务发展的算力。
基于数据中台的融媒考核评价系统
汤振华
2024, (9): 137-14015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31
74 4
摘要:
【目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各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发布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就对考核评价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加全面且客观地衡量其效果与成果,但过去传统的考核已经无法适应个人和单位的融合发展?!痉椒ā渴葜刑ㄗ魑恢制笠导兜氖菡嫌朐怂憬饩龇桨?,能够有效地应对全媒体数据的采集、深度分析以及精准统计需求。融媒考核评价系统利用数据中台、NLP、语音识别、字幕识别、指标算法等技术,研发了融媒体采集、外宣报道自动识别、传播力指数等核心功能,推动了融媒体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结果】该系统实现了面向编辑记者的融媒考核和面向融媒体中心的新媒体传播力评价指数?!窘崧邸扛孟低巢唤鲈谡憬悴サ缡蛹畔率舻恼憬朗印⑶际?、浙江之声等频道广泛使用,而且也推广到衢江、兰溪等融媒体中心,起到了助推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是融媒体和科技领域互相结合的全新尝试。
语音识别技术在新闻编辑领域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徐慧
2024, (9): 141-14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32
80 1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语音识别技术在新闻编辑领域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新闻编辑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痉椒ā客ü南鬃凼龇ê褪抵ぱ芯糠ǎ占⒎治龉谕庥镆羰侗鸺际踉谛挛疟嗉煊蛴τ玫南喙匚南缀桶咐?,并对某新闻编辑部语音转写效果进行测试与性能评估?!窘峁坑镆羰侗鸺际跄壳耙殉醪接τ糜谛挛疟嗉煊?,在提高编辑效率、缩短新闻生产周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语音转写准确率、标点处理、特定词识别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实证测试,在约 2 小时的新闻语音材料中,转写准确率达到 91%,但仍需人工校对?!窘崧邸坑镆羰侗鸺际踉谛挛疟嗉煊蚓哂泄憷挠τ们熬?,但还需在提升识别精度、优化标点处理规则、丰富自定义词典等方面持续改进,并加强与新闻编辑工作流程的深度融合。
5G 技术在新华社移动报道中的应用研究
孙振中
2024, (9): 145-14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33
69 3
摘要:
【目的】重大移动报道是新华社新闻报道的重要一环,技术部门需提前在前方搭建发稿中心,为了更好地完成该项技术工作任务,本文通过对传统技术方案的总结和对 5G 新技术的深入研究,利用 5G 技术提出了一种成本低,节约施工时间,兼顾开放性、前瞻性、安全性和运行高效的网络组网方案【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往年移动报道网络环境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通过对 SDN、SD-WAN、网络切片、5G 专线、NFV 等 5G 技术的介绍和研究,分析其技术特点和优势,综合业务需求,提出一个实施快捷、可视化监控、运行高效的新组网方案?!窘峁縎D-WAN、5G 专线方案在缩短施工周期、简化终端环境配置、可视化监控网络流量和网络设备状态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结论】利用 SD-WAN 和 5G 专线代替传统 MSTP 专线能够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利用基于 SDN 的监控技术能够对网络流量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整个方案利用 5G 网络的技术优势,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云网一体智能安全态势感知系统设计与部署
张飞 朱光磊
2024, (9): 149-15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34
77 5
摘要:
【目的】针对集团的中大型网络面临各项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整理、收集、归纳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以期引起方案的再探讨和思考?!痉椒ā吭诓桓谋浔镜赝缤仄饲榭鱿?,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引入云端安全防护体系,采用大数据 AI 学习后提供风险预判,结合专家审核方式,提升网络安全防护等级?!窘峁客üㄉ韬笤宋导?,能够 7×24 小时持续有效地识别应对恶意软件、APT 威胁、零时差攻击等各类新型网络攻击。【结论】本文通过对集团中大型网络安全的问题分析,结合实地化部署运维实践经验,构建一套云网一体智能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有效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死角,解决传统安全防护体系应对效果不好、不及时的安全问题。
生成式 AI 在 VR 展厅设计中的应用
孙文捷 黄晶 卢昭金
2024, (9): 153-15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4.09.035
342 9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虚拟现实(VR)展厅设计中的应用,以期提升内容创作的效率与多样性,并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和个性化体验。【方法】通过研发实践,结合行业数据和项目经验,本文对比了传统工作流程和集成生成式 AI 的工作流程在时间成本和效率方面的差异。同时通过用户测试,收集使用 AI 技术与未使用 AI 技术的 VR 展厅的体验反馈?!窘峁可墒?AI 技术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和缩短创作周期,而且在提升交互体验和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窘崧邸可墒?AI 已逐渐成为创意产业中的一项重要辅助工具,能够有效推动 VR 内容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专栏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点状积累
汤代禄
2024, (9): 159-160.
99 13
摘要: